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通過決議,并預備從今年10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。這個號稱“史上*嚴食品安全法”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將取消委托、貼牌禁令,繼續禁止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,并對配方實行注冊管理制。
經過決議,考慮到委托、貼牌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生產方式,且企業也可以通過合資合作生產等方式進行規避,因此,經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研究,*終還是刪去了“不得以委托、貼牌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”的規定。
怎樣的規定既能符合國際慣例,又能對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進行有效監控,似乎現在已經找到了答案,業界人士紛紛表示,此次新規制定可謂“精、準、狠”。
“這樣的規定,一方面可以確保進口品牌的安全,另一方面也可以整頓奶粉市場配方亂象。”宋亮認為,配方注冊管理制可以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事實上,消費者在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時經常發現,同一個品牌的幾款產品價格卻不一樣,銷售人員往往解釋稱“因為配方不同”,以部分合資品牌為例,添加了DHA、水解蛋白等配方的奶粉要比同品牌普通款貴100~200元。
據相關資料顯示,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過多過亂,全國有近1900個配方,平均每個企業有20多個配方,相比于國外這類企業只有2~3個配方,較難管理。部分企業在市場上也是大打“配方牌”,添加“特別配方”后就成為“高端產品”了。
所謂“分裝”,是指缺乏自有奶源的企業,從國外進口大包裝奶粉然后在國內分成小包裝的生產方式。“原本就是包裝好的成品,分裝時打開就容易受到細菌、微生物的污染。”一位奶粉工藝專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,任何食品都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生產方式。
此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的落實,無疑使得國內奶粉市場更加規范,減少渾水摸魚的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,更全面、周到的保障中國寶寶的安全。